二维码激活卡操作 华医电子证书查验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医学资讯

中国医师节|致敬天下所有医者!

2021-08-19 05:36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   作者:

她,数十年扎根基层,对孤寡老人、贫困户一律免费治疗;她,用心血守护生命,填补了宫内治疗技术空白,却无法对亲人尽心尽孝;他,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立刻投入到疫苗、抗体和药物等研究中,因持续工作、过度劳累,突发疾病英年离世……

日前,中宣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推选出10名“最美医生”和1支“最美医生团队”,并特别向为新冠疫苗科研攻关拼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赵振东研究员致敬。


童朝晖

“如果祖国有需要,我会再一次出发,用生命来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说。

武汉、北京、哈尔滨、吉林、青岛、石家庄、通化……去年以来,童朝晖先后奔赴多个“抗疫战场”,连续抗疫250余天,行程超过2万公里。他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沿,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

“守在患者身边”,是童朝晖的习惯。2020年1月18日,童朝晖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抵达武汉。面对肆虐的疫情,童朝晖一头扎进病房,快速摸清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情况,提出将重症患者救治作为重中之重的建议。

童朝晖和其他重症专家一起制定了气管插管流程,对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做好防护等问题,一一作出解答。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趴在患者面前,查看患者气管插管位置、气囊压力、呼吸机模式以及参数设置等,甚至连床单元的摆放等细节都不放过。“适宜的气囊压力摸上去的手感,比摸自己的鼻尖要软一些,比嘴唇摸着要硬一些。”他的这些临床经验,都是从一线得来的。

张忠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临危受命,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只身北上,在武汉抗疫一线连续奋战73天,转战多家疫情严峻的医院。

研发应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牵头实施“化湿败毒颗粒”Ⅲ期临床研究,组织与美国、巴西、新西兰等国分享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为国际抗疫提供中国智慧、中医经验……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积极实践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生命守护生命,中国医生在疫情面前从未退缩。

赵振东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立刻投入疫苗、抗体和药物等疫情防控急需的研究中。

2020年2月17日,他被任命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连续工作200多天,带领团队研发获得高活性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等多项科研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等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

因持续工作、过度劳累,这位胸怀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学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9月17日,年仅53岁。

吴安华

作为院感防控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吴安华不惧风险,多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去年,吴安华前往武汉参加疫情防控,在72天的奋战中,他为125支医疗队的近1.4万名医务人员做过感控培训。“作为感控人员,我们要有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要有一种乐于奉献的情怀。”他说。

张颖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是一位大胆细心的“神探”。在天津市宝坻区百货大楼疫情防控中,张颖对病毒“传播链条”的精彩讲解走红网络。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她常常通过情景重现,精确描绘出病毒传播的“路线图”。

“比如有一个阳性感染者曾经去过医院,在医院里走了很多圈。我们必须从进医院大门开始,沿着他走过的路线验证他说的是否正确。几点去的,待了多长时间,跟谁接触过,中间经过哪些诊室,经过哪个楼道,旁边有什么样的情况,都必须落实到位。”张颖说。

顾玉东

每次给青年医生讲课,我国著名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院士总会提到一个失败病例。

“一个19岁的花季女孩,不幸被机器轧烂了拇指,她带着希望从千里之外来到华山医院。”顾玉东回忆,他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由于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的血管都非常细,术后新造的大拇指每况愈下。

顾玉东无法原谅自己。随后,顾玉东不懈钻研,历时5年,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终于攻克了血管变异的难题。从此,华山医院手外科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再也没有失败过。顾玉东因此在1987年第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扬玉

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胎儿宫内诊疗技术,建设区域性胎儿宫内治疗平台,填补国内脐带结扎减胎术等相关宫内治疗技术的空白……在产科领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赵扬玉不断攻关。

在赵扬玉从医生涯中,不分昼夜奋战手术台是平常事。然而,为了病人和工作,赵扬玉在母亲病危时,没能及时赶到母亲身边。

“因为赵主任的认真负责,我平安生下儿子,希望宝宝长大后学医,做一个像赵主任一样的好大夫。”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赵扬玉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患者,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传递。

邢锦辉

在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的墙壁上,挂满了村民送来的锦旗。因为这里有一位深受百姓喜爱的乡村医生——邢锦辉。

邢锦辉1993年考入黄梅县卫校,毕业后一直坚守在邢圩村卫生室,成为村民健康的“守门人”。有一年,孔垄镇孔西村来了一名盆腔炎患者,当得知患者家庭经济拮据时,邢锦辉决定为其减免费用。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终于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凭良心做人,按良心行医。”这是邢锦辉的座右铭。几十年来,她主动为丧偶患者、残疾人患者减免治疗费,对孤寡老人、贫困户一律免费治疗。她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有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

汪四花

2016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汪四花受医院委派,赴贵州贫困山区台江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就这样,她从江南水乡,走进黔山苗岭。

梳理问题、改革制度……5年间,汪四花带领的台江县人民医院从原来的垫底医院,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县级综合医院。

像汪四花这样深入基层,切实为老百姓提高就医质量的医生还有很多:扎根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儿科医生路生梅,“组团式”援藏专家邱玲,“组团式”援疆团队代表钟红珊、宋宁宏……他们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到基层,用爱心、真心做好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路生梅

“改变落后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这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儿科原主任路生梅的郑重承诺。推广新接生法、创办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落实儿童免疫……路生梅扎根黄土高原,一待就是50多年,用一颗爱心守护着百姓健康。

路生梅记得:有一次出诊,她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一名待产妇女家中,进门时发现产妇已经生产,就坐在一个土袋子上。家人担心产妇休克,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剪断脐带。这一幕让她格外痛心。“慢着!”路生梅冲过去夺下剪刀,一边向家属解释,一边拿出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谢绝了很多医院的高薪邀请,留在佳县,义务出诊。路生梅说:“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用行动去兑现。”

邱玲

2015年7月底,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号角吹响了。“这事儿我得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邱玲主动报名。进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后,邱玲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团队填补三个空白:推动建立西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通过西藏自治区第一家“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的验收;构建质量体系,经过3年多的努力,检验科通过ISO15189认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室。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天下医者致敬!

取消职称晋升、停发绩效工资...这10起通报值得警惕!    国家卫健委:健全日常院感防控评估、抽查、研究、问责机制
专家之窗专家之窗